几岁开始玩乐高算晚?这位50岁大叔的答案,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你以为成年后才玩乐高算是入门晚,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角会告诉你:从 50 岁开始玩乐高,照样能一路玩到传说级别。

Wayne Tyler,一个曾对乐高世界完全陌生的成年人,最终成长为真正的 MOCer,完成了“把美国国家广场缩到行李箱大小”的壮举。

%title插图%num

这也许就是乐高圈子好玩的原因吧,不论什么时候踏进来,都不会太晚。

50 岁的他,闯进了 AFOL 社区

很多玩家与乐高积木的接触始于童年,但 Wayne 直到成人、甚至 50 岁才接触乐高。

但神奇的是,他进入 AFOL 世界以后,处处有人在引路:

  • 乐高店店员告诉他哪里能买到停产套装
  • 当地 LUG 的资深玩家不停回答他的“幼儿园级问题”
  • 2018 年积木嘉年华的 AFOL 直接带着他体验整个活动
  • 创作者 Boone Langston(后来担任《乐高大师》评委)还亲自欢迎他来波特兰参加大会

对于新入门的乐高 AFOL,这大概属于梦幻开局了吧。

“Klesh 挑战”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9 年,Wayne 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项目:创作一个 1:300 比例的微缩美国国家广场。

%title插图%num

在弗吉尼亚积木节展出时,他遇到了 ILUGNY 成员 John Klesh。和 John 聊过之后,他收到了一个几乎像武学宗师给的修炼任务:

  • 从自己熟悉的建筑中挑选一个
  • 尽可能小地重建,但要保持可辨识度
  • 不要求完全准确,但观者无需任何背景就能认出
  • 圣诞节前完成两个微缩建筑,并以照片作为证明

看起来简单,但在微缩比例下(小于人仔比例),可用零件骤减,细节几乎全消。1:300 的国家广场,完全像建筑师版的“闭关修炼”。

%title插图%num

微缩战斗一: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NMAH)

挑战的第一个建筑是 NMAH。大比例版本的外墙主要由 2×4 砖构成,设计直观。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第一次尝试尽量缩小,结构紧凑但毫无特色,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白色长方体。

%title插图%num

这后来成了 Wayne 的“标志性模型”。

%title插图%num

第二次尝试稍微放大,加入口等细节,但仍然难辨识。

%title插图%num

此阶段让 Wayne 意识到,印刷件可以弥补几何结构无法表现的细节

%title插图%num

第三次尝试放弃严格按比例缩小,强调“感觉”。带凹槽的 1×2 改件模拟了外墙板块,使建筑即使略微“长高”,仍具有辨识度。

%title插图%num

NMAH 的精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白色基调和凸出的外墙板块,其余细节仅为补充元素。最终版本使用了 38 个零件。

%title插图%num

微缩战斗二:国家美术馆东馆(NGA-East)

 第二座挑战建筑为国家美术馆东馆(NGA-East)。

此建筑由贝聿铭设计,没有直角,是项目中最复杂的建筑之一。 最终,通过强化其三角形轮廓来呈现该建筑的核心特征。此版本使用了 59 个零件。 

%title插图%num

随后,为了从大比例国家广场的构建中转换节奏,又挑战了第三座结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title插图%num

该建筑的核心辨识特征来自三个巨大的玻璃屋顶展厅,因此在微缩版本中重点呈现这一元素。 随着挑战的推进,Wayne Tyler 逐渐形成了一条“微缩建造原则”:识别建筑最本质的特征,并予以强化。

在圣诞节前,Wayne Tyler成功完成了两个挑战建筑,收获了更高的设计自信,更精准的建筑特征提取能力以及更扎实的微缩建造技巧。

%title插图%num

行李箱尺寸的国家广场

故事本以为已经告一段落,但还有后续。

2021 年 6 月,Bricks Cascade 因疫情改成一日户外版。Wayne Tyler 原本不会特地去波特兰,但刚好人在当地度假,于是顺便报名。然后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国家广场 MOC 根本塞不进行李箱,连车都快装不下。平时带它参展要开货车,可度假哪会带货车跑?

%title插图%num

就在那一瞬间,“Klesh 挑战”的精神又被唤醒了——既然装不下,那就做一个能塞进行李箱的新版本。

花了一个月,这个行李箱友好款成功诞生。

对比一下,完整版长近 5 米;微缩版只有 90 厘米左右,彻底实现了“随身携带国家广场”的梦想。

剧情反转:Klesh 挑战,其实不来自 Klesh

2025 年,Wayne 在 BrickFair 展示大比例国家广场,重遇 John Klesh 时,知道了当年的真相——这个挑战的最初提出者,其实是那位《乐高大师》的评委 Boone Langston。

%title插图%num

当年 John 自己也曾因缺乏信心不敢参加 BrickLink 设计项目,是 Boone 花了 45 分钟给他讲解、并说了最关键的一句话:

选你最喜欢的建筑,把它浓缩成最独特的特征,然后把那个特征强化到极致。你不需要像别人,只要像你自己。

然后 John 把这句话传给了 Wayne,Wayne 又传给更多的人看。

在乐高社区,灵感传递得像接力赛一样自然。

又来一次?更小的、更荒谬的微缩国家广场

2022 年,当他看到 Klaus Hoffmeister 的乐高微比例小镇猴,又忍不住开工了。

%title插图%num

这次做的国家广场,比一个一英尺长的三明治还短。

%title插图%num

虽然单个建筑难以辨识,但整体布局依旧一眼看出是国家广场。

做到这一步,他靠的已经不是技巧,而是对微缩世界的纯粹信仰。

写在最后

一个 50 岁才踏入乐高世界的人,却靠着热情、坚持与被点燃的灵感,一路从“小白”走到能把巨大的广场塞进行李箱的 MOC 创作者。

Wayne 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大的作品,而是因为他证明了一件事:

进入乐高的时间,从来不是问题;愿意开始,才是关键。

来源:bricknerd        编译:酷玩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