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岁美国小孩,靠一瓶“乐高胶水”赚了 120 万美元?
没听错,一个还没上初中的美国男孩,居然靠着拼乐高时“容易散架”的痛点,整出了一个爆卖 15 万瓶、年入百万美金的产品:Le-Glue 乐高专用胶水。

这不是普通的胶水,而是专为乐高玩家打造的“梦中情胶”:牢牢固定、不伤零件、还能随时拆卸——堪称拼搭界的“救命神器”。
而最离谱的是,这款产品的发明人 Tripp,当年只有 11 岁。没错,一个小学生,用一瓶胶水,搞出了自己的拼搭帝国。
这事听起来离谱,但其实也戳中一个现实问题——当你家孩子开始玩乐高积木,谁才是真正“沉迷”那个人?
拼的是乐高积木,掉进去的是爸妈
网友 @今天也要加油鸭_fan 叹息道:
还没敢让我女儿发现这个房间……也给她买了适合她玩的大颗粒乐高,这些乐高都是我的宝贝……

有时候,大家会为自己搭建一个安静的乐高积木角落,偷偷地不让孩子发现。
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怕一不小心,几天拼出来的心血被“童真的一把”轻轻带走。
毕竟,像泰姬陵这样的“大工程”,谁没辛辛苦苦拼上好几晚?
所以答案是明确的:拼得最起劲的,往往不是孩子,是家长!
@peng:
我也是,我还有很多毛绒玩具在衣帽间顶层,围了一大圈,主打一个碰不到。

镜头扫过这个房间,才发现真正“碰不到”的不止是毛绒玩具——
一排排柜子里,整齐码放的全是乐高套装,每一格都像一个安静的藏梦空间。
孩子进场,作品退场
@7ear:
还好退坑了(儿子们的童年,我的梦 😑 )这还只是留着的盒子………儿子们拼完就拆,他们的组件成品几乎都拆完了。

每一盒背后,都是孩子拆拼之间的专注时光,也是父母默默守护的童年篇章。
现在的小孩真的太幸福了——拥有的不止是乐高,还有“拼了拆、拆了再拼”的自由与底气!
@是绿豆姐姐:
真羡慕我儿子,5 岁就拥有这么多乐高的男孩子应该没有不喜欢乐高的吧。
乐高真的很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创造力真的是 ∞ 的!

5 岁就已经是个“小小拼搭高手”!
不得不说,乐高积木确实是培养专注力和动手能力的好工具。拼搭的过程里,孩子的逻辑、耐心、空间感都在悄悄成长——
创意的边界,也在一次次“拼出来”的成就感中被打开了。
孩与乐高和谐版本
@陈橘子在家:
家有 8 岁小男孩,从小就爱拼乐高积木,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建筑系列啦!
看着孩子沉浸在拼搭中,仿佛也带着他进入了一个属于建筑的世界!

每一块积木不仅仅是零件,它们承载的是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细节的热爱!
拼搭巴黎圣母院的过程,不仅让孩子锻炼了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
nomadlily:
用一面墙给小孩哥改造了一个专属乐高世界生活需要仪式感……有一次被我听到他骄傲的和小伙伴说“我是工程师”。
没想到一面墙背后的意义如此巨大!

每一块乐高零件都被精心安排,每一件拼搭完成的作品都成了墙上的“小艺术品”。
这面墙背后,不仅藏着零零碎碎的乐高积木,更藏着他对拼搭、对创造的热情与梦想!
@KK 的小生活:
我直接把宝宝放在乐高城镇里了哈哈!

一张大桌子上,密密麻麻摆满了精致的街景套装,背后的墙上,是亲手拼好的《星月夜》,整个空间像个缩小版的梦幻世界。
而那个桌子上的小宝宝,就这样趴在边上,仿佛在说:原来,家的第一印象可以这么有趣。
也许他还不懂什么是乐高,但这份“和世界亲密接触”的体验,已经在悄悄发芽了。
哭笑不得的,无穷创意
孩子的创意真是无穷的——有时他们的作品,让父母既想笑又想哭。
@lcl119:
我女儿用乐高拼的。我是该高兴呢?还是……

@葡萄唐磨磨大人:
是时候拿出我家娃的检测排队图了……

写在最后:孩子与乐高,谁才是主角?
在乐高的世界里,父母与孩子拼的不仅是积木,更是在拼接各自的角色与人生。
孩子在玩乐高,而父母往往是隐藏在背后的“玩家”——引导、守护、珍藏他们的创意与进步。
而无论是孩子自由发挥,还是家长藏匿珍藏,最终都在“拼搭”的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情感连接。
你家是“孩子乐高自由玩”,还是“家长偷偷拼”?
快快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是如何与孩子共同进入乐高世界的!!
编辑:感谢钳子 审核:凡尘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