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哥谭,乐高官方设计师谈三款全新蝙蝠车背后的秘密

在乐高世界里,蝙蝠侠从来不只是一个超级英雄的符号。

%title插图%num

他代表着黑暗与秩序的平衡,也代表着工程与艺术的极限挑战。

随着三款全新乐高蝙蝠车套装的登场,乐高设计师 Adam Grabowski 接受专访,详述了这三辆标志性载具,来自《蝙蝠侠大战超人》、《蝙蝠侠与罗宾》以及《新蝙蝠侠》从概念到成品的完整旅程。

%title插图%num

三辆车,三种灵魂

当被问到三款蝙蝠车的共同点时,Grabowski 笑着说:“我们希望它们能并排展示时显得协调,却又各具性格。”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设计团队为每辆车建立了独立的“设计语言”:

  • 《蝙蝠侠大战超人》版强调整体装甲感与力量感;
  • 《新蝙蝠侠》版回归极简线条与冷峻比例;
  • 《蝙蝠侠与罗宾》版通过银灰装饰和更具反光感的胸口标志,致敬那种 90 年代电影的金属风。

人仔的细节,是粉丝的信仰

蝙蝠侠人仔的设计过程一向严谨。“粉丝的眼睛比我们更锐利,”Grabowski 笑着承认。

%title插图%num

这次三款产品中,三位蝙蝠侠形象皆各不相同:

  • 《蝙蝠侠与罗宾》版人仔头盔上有全新的印刷细节;
  • 《新蝙蝠侠》版本的人仔则采用了双色注塑腿并带有印刷装饰;
  • 《蝙蝠侠大战超人》版本,配备了全新的肩甲零件和披风。

与DC的协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平衡

整个开发阶段,设计团队与 DC 官方保持紧密合作。DC 提供了参考模型与视觉指导,甚至会针对比例、曲线进行精确反馈。

Grabowski 回忆说:“《蝙蝠侠大战超人》的喷射尾部我们改过两次,只为了那 1.5 度的角度差。”他称这过程为“积木系统与数字理想的融合实验”。

三种挑战,三种设计哲学

  • 《蝙蝠侠大战超人》:复杂的 3D 造型、厚重的装甲感,需要在技术结构中实现四轮视觉转向。
  • 《新蝙蝠侠》:极简的车身意味着任何比例误差都会破坏美感,设计团队为此反复微调宽高比例。
  • 《蝙蝠侠与罗宾》:夸张的发光线条和镂空结构在积木系统中几乎不可能实现,最终通过透明件与特殊连接点才得以稳定还原。
%title插图%num

Grabowski 说:“它们的设计过程几乎是三种哲学的练习,力量、美学与幻想的平衡。”

展示与互动的微妙平衡

虽然三款车型都以展示为主,但乐高仍坚持保留“可互动性”。

  • 《蝙蝠侠大战超人》有完整驾驶舱与开合功能;
  • 《新蝙蝠侠》可掀驾驶盖,内部还原霓虹控制台;
  • 《蝙蝠侠与罗宾》配备可旋转尾部引擎与透明灯效结构。

比例与底座:视觉统一的艺术

由于原作中各车比例差异极大,团队最终放弃了统一比例,而是采用“视觉协调”原则。

三辆蝙蝠车的实际长度不同,但视觉平衡却保持了一致。专属底座上带有印刷铭牌——《新蝙蝠侠》使用原片头字体,《蝙蝠侠大战超人》采用游戏界面金属字,《蝙蝠侠与罗宾》则以银灰灯效致敬电影视觉。

底座角度略微抬升前端,仿佛三辆车都在暗夜中整装待发。

隐藏在结构里的工程智慧

在内部结构上,团队为稳定性下足功夫:

  • 《蝙蝠侠大战超人》采用三层夹心骨架;
  • 《蝙蝠侠与罗宾》使用透明支架隐藏加固结构;
  • 《新蝙蝠侠》依靠极简支撑,保持车体线条纯净。

他们甚至为此重新设计连接系统,以保证外观和稳固兼得。

新零件与创新工艺

这三套作品还带来了多项零件革新:

  • 《蝙蝠侠与罗宾》首次使用大尺寸半透明浅蓝面板;
  • 《蝙蝠侠大战超人》引入细线金属印刷工艺;
  • 《新蝙蝠侠》成为首批使用深黑亚光件的展示级产品。

这些创新让每款蝙蝠车都成为材质与工艺的展示窗口。

展示级的里程碑

Grabowski 认为,这三款蝙蝠车是乐高蝙蝠侠系列从玩具走向收藏的关键一步。

“它们位于玩乐与收藏之间的中点,既有造型还原度,也保留了动手的乐趣。”

三辆车代表了三种蝙蝠侠情绪:冷静的经典、夸张的电影、压迫的现代。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属于哥谭的机械肖像。

虽然设计师并未透露未来的计划,但他提到团队正在研究更多载具与展示系统:“哥谭还有蝙蝠摩托、蝙蝠机,甚至漫画限定的战车。我们想打造一个模块化展示世界,让粉丝拥有属于自己的蝙蝠洞展厅。”

写在最后:黑暗中的信念

从动画到游戏,从银幕到积木,蝙蝠侠的载具一次次被重新定义。而乐高团队用设计证明:即使是沉默的模型,也能诉说英雄的精神。

Grabowski 在采访的最后说:“我们希望当玩家拼完这些车时,心里能听见那句熟悉的话——

“I’m Batman.”

来源:jaysbrickblog        编译:酷玩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