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乐高大师》第二季冠军组合南涛北进

​在当今世界,乐高不仅仅是儿童的玩具,它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创意和设计的平台,激发着无数成年爱好者的创造力。近年来,乐高已经超越了它的原始功能,变成了艺术和设计领域的一个新兴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版《乐高大师》的热播不仅折射出乐高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也突出了这种趣味益智玩具在成年人中的流行。中国版《乐高大师》第二季已完美落幕,自第一季播出以来,《乐高大师》节目在中国乐高玩家群体中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并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本季节目围绕着诸如乐高大派对、反转城市、音乐中的时光涡流和诗词等多样化主题,各组选手展现了极具创意和技巧的优秀作品。

%title插图%num

其中有这么一支组合,尽管有着所有组合中最大年龄差、风格迥异的创作风格,但凭借紧密的合作和分工,最终在节目中拿到冠军。

本次采访的主角就是《乐高大师》第二季的冠军选手——陈进和应程涛。这两位乐高AFOL玩家,不仅在比赛中展现了超凡的创意和技巧,还在个人生活中对乐高拥有深厚的热爱和丰富的经验。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这次采访,深入了解他们的个人及职业背景、他们与乐高之间的故事,以及他们在《乐高大师》中的精彩表现和未来的规划。


酷哥:请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下你的个人及职业背景,并分享是什么引领你走入乐高的世界?

陈进:大家好,我叫陈进,今年41岁,来自天津,在网络上用JnCe这个ID发布作品(小红书B站同名)。2016年底通过给孩子买玩具第一次接触乐高。

%title插图%num

JnCe陈进

应程涛:大家好我叫应程涛,现网名Yy,来自浙江金华,现在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小时候母亲在商场为我购买了一套乐高CITY系列的套装引领我走入乐高的世界。

%title插图%num

酷哥:能否揭秘你与乐高之间的初次邂逅及随之而来的情感历程

陈进:我是从乐高科技组套装开始深入了解乐高,并痴迷于其真实复杂的机械传动和遥控操作的魅力。随着套装和零件数量的积累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自由拼搭(MOC)的创作。

%title插图%num

应程涛:第一个套装是city系列的救生船,随后喜欢上了气功传奇这个系列,便在上市的几年收集完了这个系列的套装,但没几年这个系列就绝版了,绝版后对他的热度也降下来了,在网上看到乐高城市的魅力,遍开始收集套装打造一个乐高城市,后因为学业关系,乐高也反反复复的停了几年。在刚上大学那年,中国版乐高大师正好上映,看完节目才知道乐高可以moc,让我重拾乐高,正式开始自己的moc创作。

%title插图%num

Yy作品《一山不容二虎》

酷哥:你的乐高收藏亮点都有哪些?包括珍贵套装和零件库存,以及这些收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进:最开始只收集科技组的套装,后来慢慢从Creator系列和Ideas系列发展到颗粒套装。但是本人并没有收集这方面的癖好(主要是因为实力不允许),如果有非常喜欢的套装一定会买来学习,但只要是对我的MOC作品有帮助的零件,再稀有珍贵的套装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杀肉。

应程涛:我也很少去收集一些稀有套装,还算稀有的可能就是之前还存留的气功传奇这个系列,在零件方面,之前玩套装并不会去收集零件,也是玩moc以后才开始收集整理自己的零件库存。

酷哥:能否分享一两个你最自豪的MOC作品?它们背后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陈进:我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是《失落的神庙》和《龙王》。

在创作《失落的神庙》时我参考了一些中国风的概念图和插画,并从我最喜欢的游戏《魔兽世界》中的潘达利亚获得了许多灵感。将中西方美学相结合的方式是我想通过这件作品表达的。

%title插图%num

JnCe作品《失落的神庙》

《龙王》也是在圈里被熟知的一件代表作,我同样参考了一些游戏和原画里的形象,这类东方审美的元素如何通过偏西式的乐高零件来还原是创作中的挑战,也是作品完成后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title插图%num

JnCe作品《龙王》

应程涛:我目前最满意的是洛阳的《沉香楼》和金华的《万佛塔》。两个作品都是去还原现实中的古建筑,因为我母亲喜欢收藏古玩,深受她的影响所以在搭建作品中我也偏向于中国风这个类型。沉香楼是位于洛阳的一座仿古建筑,第一眼看见这个建筑就觉得很适合用乐高去表现出建筑本身的色彩外形和细节,不仅用了大量中国风的印刷板,为了更还原还特地的去打印的一些建筑原本图案的贴纸。

%title插图%num

Yy作品《沉香楼》

万佛塔是还原自己家乡金华的一座地标建筑,最后乐高成品大约接近于2米,每一层在设计的时候都进行了模块化,每层都是可以独立组装拆开,为了稳固性在高楼的内部结构也是添加了大量的科技零件。

%title插图%num

Yy作品《万佛塔》

酷哥:你是如何获选参加《乐高大师》第二季的?节目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进:我在通过网上提交作品的方式报名的同时,也有节目组的导演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到我,在审核了我的作品,并了解了一些背景情况以后就成功入选了。能参加《乐高大师》第二季的节目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甚至是独一无二的经历。

应程涛:最开始在网上提交了报名海选的资料,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导演组的邀请,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交流与筛选,最终收到了成功入选的邮箱通知。节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可以向圈内AFOL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录节目中也很有辛的认识到了一起比赛的19位伙伴,是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

酷哥:你选择搭档的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南涛北进”这个组合名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

陈进:我和搭档是在23年的福州AFOL节上认识的,我们对彼此的作品和拼搭水平都比较欣赏。展览结束后在线上也一直保持联系,互相分享和探讨创作中的思路和困难,后来节目组开放报名我们就决定一起报名参加了。

%title插图%num

JnCe和Yy

我们选择“南涛北进”作为我们组合的名字也非常简单,我的搭档应程涛来自浙江,我来自天津,天南地北,年龄差距也是所有选手里最大的,却因为相同的爱好和梦想组合在一起。

应程涛:我们是之前23年AFOL节上认识,在此之前我们都来自同一个社区对彼此的作品都有一些的了解,在节后我们也经常在网上交流。会看见了报名表我们不约而同的一起报名了。我们组合的名字就是将两个人的名字和地区结合了在一起。

酷哥:在比赛中,你和搭档是如何结合各自的风格和专长的?

陈进:我擅长生物类的塑造和机械组的传动;我的搭档擅长建筑类搭建并且手速很快。因此我们扬长避短,思路上尽量选择能发挥我们彼此优势的方向来创作,可以看到我们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生物+场景这种搭配。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六期南涛北进作品《神殿》

应程涛:在最开始我们也是希望可以形成互补的关系。如果当场是场景沙盘的类型,搭档就会搭建出一个生物,我就会配合他的生物搭建出一个场景,尽量去发挥各自擅长的地方。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六期南涛北进作品《神殿》

酷哥:回想本季《乐高大师》的比赛,哪一次挑战最让你难忘,为什么?

陈进:最难忘的应该是第四期的理想之城的反转新世界。首先拼搭难度我认为是整季最高的,全程需要倒置搭建,对拼搭技术和整体规划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次我们内部对选题也有很大的争议,搭档非常担心我的想法有偏题的风险,我们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讨论。

最惊险的是搭档在比赛开始没多久就身体不适无法坚持(搭档生病缺席这段被后期整个剪掉了,最终在节目里并没呈现),导致我孤军奋战了4个多小时,期间已经觉得我们可能会被淘汰了。好在后面搭档及时回归调整了状态,最终力挽狂澜顺利地完成了作品,并且保证了我们成功晋级。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四期南涛北进作品《幸福之城》

应程涛:最难忘的应该是第五期诗词搭建,因为前几期一直没有去搭建中国风题材的作品,在半决赛的时候中国风主题居然以中国古代诗词的形式出现,挺让人意想不到的。而且最终大家的作品都特别的棒,每一组的作品都将诗词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家组合在一起后更加体现出了乐高积木与中国诗词结合的魅力。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五期南涛北进作品《少年行》

酷哥:请详细介绍你在《乐高大师》中最得意的作品,其创作过程及挑战是什么?

陈进:最满意的是诗词歌赋那一期的作品。因为是决赛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有两组选手将被淘汰,我们决定放手一搏,将原本诗词里没有描写的巨龙加入到作品当中,让整个作品有了明显亮点。

随之而来的挑战一是如何将巨龙拼搭的栩栩如生,气势如虹;二是如何通过人仔和场景的搭配,让巨龙融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最终我们也顺利地发挥了彼此的优势,将这两个挑战逐一攻克,最后成功晋级决赛。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五期南涛北进作品《少年行》

应程涛:是第三期音乐主题搭建的宁夏,我们抽到的歌是《宁夏》因为我之前没有听过这首歌,所以整场的比赛思路都是跟着搭档走,我们搭建的是两只熊猫的场景,在分工上也是尽量去发挥各自擅长的地方,整个难点就是需要尽可能的去表现夏天的元素,在最后我们也是添加了西瓜,荷花,青蛙,棒冰,扇子等来突出是夏天,其次是因为我先做好了木屋,木屋的尺寸让我们不得不扩大原先的地形,使用9块32×32的底板。在体量上也是一个挑战。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三期南涛北进作品《宁夏》

酷哥:你如何评价和搭档在比赛中的默契和协作?

陈进:我觉得默契和协作一定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之上的,通过之前线上的交流和现场每一期的拼搭,让我们对彼此的特点一步步的了解与熟悉,这样也能帮助我们在初期的分工和规划。并且在拼搭过程中独立完成自己的分工的同时,也要不断测试如何将二者的部分顺利合理地结合到一起。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现场零件仓库

应程涛:我们在受到任务后,会出现许多各种各样的想法,选择最能实现的想法进行搭建,再进行一个具体的分工,分工搭建后就是要信赖自己的队友。因为我们之前只是线上交流,并没有真正线下配合搭建过,所以在最开始的比赛中会显得有先手忙脚乱。随着比赛次数变多,默契度也会越来越高,在后期策划方案的时候也就知道对方喜欢搭什么,尽可能的围绕着彼此擅长的搭建习惯去布置方案。

%title插图%num

酷哥:在《乐高大师》的其他队伍中,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对手或作品?为什么?

陈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冰霜队,他们每一期的作品都是在保证足够大体量的同时又有许多非常精彩的细节。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呆呆队,他们每一期的作品的完成速度都很快,并且在审美上非常突出,一眼看上去总能有抓住你眼球的亮点。

应程涛:冰霜组合和呆呆组合。因为两组在比赛中搭建出来的作品都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在保证体量的情况下,在细节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酷哥:你如何比较《乐高大师》中的搭建与个人日常创作之间的差异?

陈进:在节目中搭建对时间与体力,体量与细节,以及与主题的契合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是跟我日常创作中最大的不同与挑战。我在比赛中尽量乐观地看待这些挑战,把克服每个困难都当作是对自己技巧和经验的提升。

%title插图%num

JnCe作品《戈隆》

应程涛:日常搭建都是没有时间限制,在某些不满意或者没有想法的地方可以有许多时间去思考,但在《乐高大师》比赛中,因为受到了时间的关系,并没有给我们太多去试错的机会,遇到某些搭建技巧上难题也得想办法尽快解决。

酷哥:在比赛中,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陈进:时间与体力,体量与细节等方面,主要还是日常搭建都是没有时间限制。

%title插图%num

JnCe

应程涛:时间是很大的挑战。比如规划是一个沙盘类场景的话,我们的分工就是搭档负责搭建生物,我来负责整个场景,搭档搭建生物并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来做场景的工作。除了生物以外其余大部分需要自己去完成,在最后一场比赛更为明显。在比例上也是一个挑战,要估计好生物与建筑之间一个合适的尺寸。

%title插图%num

《乐高大师》第二季第四期南涛北进作品《幸福之城》

酷哥:比赛结束后,你是否回看了节目?你对节目的呈现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异有何感想?

陈进:我认真回看了每期节目。感觉最终节目的呈现和实际体验有很大的差异吧,可能是自己的综艺感和镜头感不强,自己很多想法和思维没有在镜头和节目上展现出来。

%title插图%num

Yy作品《鼓楼》

应程涛:我会去收看每一期的节目,感觉节目的呈现和实际体验有很大的差异吧。

酷哥:在《乐高大师》后,你对自己在乐高领域的未来有何规划?是否有新的作品即将问世?

陈进:没有特别明确或者长远的规划,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以后的作品,并且希望挑战更多的选题和拼搭技巧。新作品的话,为比赛制作的和独立制作的都在同步进行中,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精彩的作品吧。

%title插图%num

Yy作品《沉香楼》

应程涛: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规划,只是想先将学业完成,在乐高上想去尝试搭建一些其他的题材生化或者科技类,其他的规划的话可能就是去收集更多零件,扩容自己的零件库存。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