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80年前,日本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最终取得了这场反抗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如今,我们不仅以盛大阅兵纪念这场伟大胜利,积木爱好者们也用手中的砖块,拼搭出那段坚忍不屈的历史。
八十年回望,从沉沦到复兴的艰辛历程
长城抗战(1933年)
1933 年 3 至 5 月,中日双方在长城沿线多处要冲关隘爆发激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尤其在喜峰口战役中,29 军大刀队一战成名,由此诞生了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
由第三方品牌 Brickmania & Theminifigco 出品的喜峰口战役场景,重现了 29 军大刀队与日军短兵肉搏的震撼场景。

淞沪会战(1937年)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突袭中国上海守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双方随后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惨烈拉锯战。此战中国军民以极大牺牲,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在国际间赢得了尊重。
来自小红书博主 @臣弟积木的作品,就用砖块和人仔重现了历史照片中淞沪会战的几个瞬间。





南京保卫战(1937年)
1937 年 12 月 1 日,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日本军队发动了对当时首都南京的进攻。中日双方投入数十万兵力,战况空前惨烈。最终南京沦陷,日军随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个来自小红书博主 @非肘勿扰的作品,就展现了中国军队依托南京城墙浴血苦战的场景。





台儿庄战役(1938年)
1938 年 3 月,中日双方在徐州会战中爆发的一场激战。战役历时一个月,日军被毙伤 1 万余人,最终溃退。此役歼灭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挫败其锐气,并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小红书博主 @B127 的作品就呈现出台儿庄战役中的两个场景:一名中国士兵跳出阵地,手持手榴弹扑向日军坦克;一辆日军坦克被击毁后,头戴法式钢盔的滇军士兵上前歼灭残敌。




东北抗联(1940年)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抗日武装,自 1931 年成立后,长年与日军在白山黑水间周旋,牵制并消灭大量日军。1940 年杨靖宇将军的牺牲令东北抗联蒙受了巨大损失,但他们非但并未被吓倒,反而继续坚持战斗,直到日本投降。
小红书博主 @明月清风设计的杨靖宇将军人仔,身披斗篷、手持武器、表情坚毅,是东北抗联坚持战斗 14 年的缩影。

豫湘桂战役(1944年)
1944 年 4 月至 12 月,日军为打通华北—华南—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的战役。由于指挥失当,国军在战场上发生溃败,20 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沦陷。然而广大爱国官兵在劣势下依然英勇作战,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日军虽然胜利,却仍难挽回必败命运。
由小红书博主 @资深低阶路人创作的作品,就展现了战役期间沦陷区被日军铁蹄践踏后的破败,以及当地百姓的恐惧无助。墙上的抗日宣传画则表达了中国人民扑不灭的反抗精神。





日本投降(1945年)
1945 年 9 月 2 日,大势已去的日本最终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徐永昌将军作为中方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标志着 14 年抗战以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
作者 Dan Siskind 用积木还原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战舰甲板上,盟国代表麦克阿瑟注视着日本外向重光葵走向签字桌,众多盟国将领和水兵们在一旁围观。


八十载光阴流逝,卢沟桥旁的“复兴号”列车呼啸前行;当年雁翎队抗日杀敌的白洋淀畔,“未来之城”雄安拔节生长;历经血与火洗礼的南京中华门,如今已是流光溢彩的繁华景象。
“这盛世,如您所愿!”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蓬勃气象,足以告慰先烈,更加振奋人心。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