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圈内卷至太阳系!1282块积木竟能同时公转自转?这波机械组赢了

​当神十九航天员的祝福从400公里高空传来,一群地面”宇航员”正用1282块积木重构太阳系。

儿时的小编曾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只不过后来认清现实后就放弃了。

直到前几天收到了型玩模客的太阳系九球仪,让小编仿佛又回到了在夜空下观察星星的少年时代——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对宇宙而言却只是瞬息之间。

产品信息

品牌:型玩模客

编号:031031

名称:太阳系九球仪

零件数:1282 pcs

适合年龄:6+

开箱——分件清晰明了

看到包装盒上的成品,顿时就有一种拿到了某种科学仪器的感觉。将所有零件包铺开,则仿佛要完成一个精密的机械设备:由于整个成品是可动的,所以零件里有很多的齿轮旋臂部件。

%title插图%num

结合说明书将零件包整理好,整个拼装共需要 4 个步骤,所有零件做了 21 个分包,外加一个特殊模具包。特殊模具里面有三种颜色的弧形齿条,以及橙色的透明模具——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位于模型 C 位的太阳了吧!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拼搭——成就感满满

虽说成品看上去机械感十足,看上去好像很复杂,但也不要觉得拼装就会很难。事实上,只要根据说明书按步骤进行,连小编这种手残一族都能很快完成。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包装上适合年龄的设定是 6 岁以上,小编则感觉小朋友还是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拼搭的。然而 10 岁以上的孩子,是完全能做到独立拼搭的。

作为一款带有电动运行功能的模型,拼搭过程自然不可避免有走线等工序。然而套装的明线只有一根,只要按步骤进行,就能很快完成。

%title插图%num


不过这里还需要提醒一点的是,看似复杂的底座和旋臂难度其实并不高;然而看似简单的星球,在拼搭时则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因为完成部件呈球体,所以在拼搭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手部着力点,以防止用力时碰掉其他部件。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等到整个成品完成,会有一种遨游太空归来的感觉,那成就感绝对拉满!

运行——最大程度还原现实

作为宇宙科普类模型而言,这款套装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对太阳系天体运行方式的模拟。但在小编看来,这款九球仪本身在机械原理方面的应用,也足以成为教科书般的存在。

%title插图%num


模型的运行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可通过变档拨叉来回切换。

%title插图%num


手动模式下转动摇柄,可以自行控制转动速度。

%title插图%num

电动模式下可以让整个九球仪处于匀速转动状态,并且太阳模型内部的灯光模组会点亮,光线透过透明模具,让“太阳”散发出橙色的暖光,进一步增加还原度。

%title插图%num


整个底座以及星球的支撑臂,充满了齿轮和传动杆装置,在开启运行后,主动力通过齿轮组传递,分流成了两条运动路径

路径一是直接通往模型中间的太阳,在开启后太阳将围绕自身轴心转动。路径一的传动比为 16.741 ,也就是说无论手动还是电动模式下,旋转 16.741 圈后太阳即可自转一周。

%title插图%num


而在到达太阳之前,路径一提供的动力还将分配为两层,通过支撑臂上的十字轴和小齿轮,为八颗行星提供自转的动力。

%title插图%num

下层齿轮(40齿+16齿):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

上层齿轮(24齿+12齿):水星、地球、火星和海王星。

%title插图%num


路径二
则是带动承载了八颗行星的孔梁,为其提供绕日公转的动力。

%title插图%num


路径二的传动比为 140.625,运行时达到这个圈数,则所有行星将绕太阳一周。

当然,天体的公转和自转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八大行星的大小比例、距日远近等,在这样一个尺寸的积木模型中,肯定无法非常精确地展现

%title插图%num


比如由于模型中的各条旋臂与星球都做了两点固定,因此就造成了八大星球相同的公转周期,这种与现实之间的偏差是可以完全理解的。如果将模型用于向低龄小朋友讲解太阳系的知识,小编认为这款套装已经做到最佳了。

细节——惊喜多多

相比型玩模客在 2020 年推出的 031001 地球仪,这次太阳系“一家人整整齐齐”,自然体量更大,并且更加精细。

%title插图%num


而通过内置的 15 颗齿轮的传动机制,同时模拟行星自转绕日公转,也让这个套装不仅满足了天文爱好者的兴趣,也是为孩子讲解宇宙知识的理想道具。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不仅有太阳与八大行星同框,并且各个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不同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都有所体现。虽说积木拼搭的方式并不能体现星球的圆滑效果,但也在颜色与外观上进行了很好的还原。

“霸主”太阳

特点:直径为地球的 109 倍,质量约为地球的 33 万倍

自转周期:25.01 地球日(赤道位置)

公转周期:2.5亿 地球年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太阳自然是位于核心部分,并且也有着区别于其他天体的大小与颜色。

%title插图%num


令人惊喜的是,太阳采用了红色积木内核+橙色透明开模件的拼搭方式,还原了现实中太阳的内部核反应区与外部光球层、色球层等的区别,从视觉上带来一股炽热的效果。

“孤独”水星 ‌

特点:没有卫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无大气层,表面昼夜温差 500℃ 以上。

自转周期:58.646 地球日

公转周期:87.9691 地球日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水星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那个“一小只”,采用了浅棕色积木颗粒拼搭。

%title插图%num

‌“明亮”金星 ‌

特点:距离地球最近,太阳系中亮度最高自转最慢,表面温度高达 465℃,多火山、酸雨。

自转周期:243 地球日

公转周期:224.701 地球日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金星以接近金色的红褐色砖块构成,体现了它的明亮特点。

%title插图%num

‌“家园”地球 ‌

特点: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表面约有71%被海洋覆盖,整体呈蓝色。

自转周期:23 时 56 分 4.100 秒

公转周期:365.256363004 天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地球应用了蓝、黄、绿、白四种颜色混合拼搭,展现了海洋、陆地、森林和极地。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也是套装中唯一一个展示了卫星的天体——一颗小小的“月球”陪伴在身旁。

%title插图%num

‌“红色”火星 ‌

特点:富含氧化铁所以表面呈红色,与地球高度相似,有液态水存在痕迹,疑似曾有过生命

公转周期:686.971 地球日

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7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火星也采用了橙红配色,体现了这颗星球标志性的颜色。

%title插图%num

“气球”木星 ‌

特点:八大行星体积最大气体构成,密度很低,表面覆盖巨大云带和气旋,标志性特征为大红斑

公转周期:11.862 地球日

自转周期:9 小时 55 分 30 秒

%title插图%num

作为八大行星中颇有辨识度的一颗,套装中的木星个头够大,但却采用了浅黄配色,没有展现其标志性的大红斑和条纹,算是一点遗憾。

%title插图%num

“光环”‌ 土星 ‌

特点:气态巨行星,拥有冰和岩石组成的行星环145颗卫星,其中泰坦星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公转周期:29.4571 地球年

自转周期:10 小时 33 分 38 秒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土星是白色的,并且体现了其标志性的土星环

%title插图%num

‌“钻石”天王星 ‌

特点:第一颗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大气中含有甲烷所以表面呈青绿色,有液态钻石海洋和大块钻石。

公转周期:84.0205 地球年

自转周期:17 时 14 分 24 秒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天王星呈浅蓝色,甚至还展现了少有人知的光环——因为天王星的光环不能反射太阳光,所以非常暗淡,肉眼几乎难以发现,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title插图%num

“蓝宝石”海王星 ‌

特点:位于太阳系边缘,表面成宝蓝色,表面温度-218℃,有着风速超过2400km/h的剧烈风暴。

公转周期:164.8 地球年

自转周期:16 时 6 分 36 秒

%title插图%num

套装中的海王星展现了现实中的宝蓝色,它与木星、土星、天王星都采用了螺柱朝外的状态,可能是设计者为了以此区分近地行星巨行星的不同。

%title插图%num


对人类而言,宇宙还有着太多的秘密等待揭开,也许我们有生之年,都很难知晓其中的九牛一毛。然而正是这种无穷的奥秘,才会促使世界各国的一代代专家宇航员,为之奋斗终身吧。

最后,小编还想替那个被踢出行星行列将近 20 年的冥王星说一句:不就是差了一辈嘛,大过年的一家人团聚,我就只配坐小孩那桌吗?

综合评分

%title插图%num

编辑部评价

%title插图%num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