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收藏】总有一张乐高老广告,藏着一代人的童年

%title插图%num

看完这些“广告”,你可能会比拼完一套乐高还想哭。

在那个没有短视频、没有电商、连玩具都得“攒着买”的年代,我们第一次认识乐高,往往不是在商场货架前,而是在一张张印刷粗糙的杂志页里,或者电视广告的 30 秒黄金时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翻一翻那些“拼搭从想象开始”的经典广告图,回到童年与梦想初次交汇的瞬间。

01 |1981 年:拼搭初心

这一年,乐高官方推出了一则广为流传的平面广告:一个小女孩,抱着自己拼出的五彩作品,文案写着——“What it is is beautiful.

%title插图%num

图源:mondayswithlove

在那个玩具还被明显划分为“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的年代,这张广告打破了性别界限。

它没有花哨构图,却传递出:创造力不该被性别束缚。至今仍被无数玩家视为最打动人心的乐高产品宣传之一。

02 |1970–80 年代:拼搭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类乐高老广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种“不过度设计”的真实:孩子坐在地毯上,零件散落,光影自然,没有摆拍痕迹,没有炫技特效。

%title插图%num

图源:pinterest

你能从图里感受到一股慢节奏——拼积木不是任务,而是生活的日常

拼的不只是玩具,而是一种沉浸和自得。广告没有告诉你它能变成什么,而是邀请你用想象力去构建属于你的答案。

03 | 1982 年:Expert Builder,“高手之路”从积木开始

1982 年,Expert Builder 系列推出一则硬核广告:

越野车模型构造复杂,布满机械结构与可动零件。文案写道:“You’re building for real. It’ll make an expert out of you.

%title插图%num

图源:etsy

那时的广告不卖“乐趣”,而是卖“能力”。

它把拼搭推向一种技能训练:每次咬合、每个传动,都是“你可以做到”的实证。

04 |拼搭不分你我

这张双人图同样来自 1980 年代: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肩并肩展示自己的拼搭作品。没有对比,没有标签,只有共同的喜悦和专注。

%title插图%num

图源:flashbak

那时的广告不讲“功能定位”,而是用静默表达平等。它告诉我们:拼搭是所有孩子的权利,也是所有想象力的入口

虽非官方性别议题广告,但其平等构图被后世广泛引用,是乐高积木早期非标签化拼搭的体现。

05 | 1979 年:Classic Space 的幻想召唤

1978 年乐高官方推出首批 Space 套装,1979 年命名为 LEGOLAND Space。该系列后因配色与风格被玩家昵称为 Classic Space。

Classic Space 系列是很多人记忆中第一次“飞出地球”。

%title插图%num

图源:ramblingbrick

广告画面中,小人仔与蓝灰太空船出现在深色宇宙背景中。整体画面朴素但极具戏剧张力。

画面简洁,却充满张力——没有旁白,没有爆炸特效,只有一种“冒险就要开始”的静默期待。

蓝灰配色、透明黄车窗、笑脸宇航员,构成了玩家心中最初的宇宙。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06 |1990 年代后期:“Building Creativity Brick by Brick” 系列

这一系列乐高广告的核心,是“每块积木都可能是一个故事”。

画面中常是一个孩子沉浸在砖块之间,背景留白或模糊,而焦点在于拼搭中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

%title插图%num

图源:Pinterest

这些广告不展示成品,不讲功能,而是强调:

你能拼出什么,取决于你内心想讲什么。

在内容爆炸的今天,这种极简风格依旧能让人驻足。

07|2000 年代:“Build the Future”:最简构图,最大想象

这是一组三幅海报,每张图里,一个孩子坐在积木前,身后是由乐高砖块堆叠而成的巨大剪影:一位宇航员、一位摇滚歌手、一位消防员。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图源:Designboom / Campaign

广告没有台词,画面也极简。但它传达出的力量却清晰又直接:

你今天搭建的,不只是一个模型,也可能是你明天的梦想。

广告中的乐高精神!

  • 性别包容的视觉语言

乐高集团很早就尝试打破性别玩具刻板印象。广告中展示的不是“男孩玩枪、女孩玩娃娃”,而是“任何孩子都可以用拼搭表达自我”。

  •  科学感与探索欲的叠加

从 Technic 到 Space,乐高广告将“拼搭”与“工程”“宇宙探索”联系起来,不只是玩具,更是一种学习工具。

  • 简约即力量:最小化表达最大的想象

如“Build the future”系列广告,寥寥几笔构图却勾勒出孩子想象中未来的自己:消防员、宇航员、外科医生。广告变成了一种鼓励——去构建你想成为的样子

最后的最后

这些广告不只是乐高品牌营销的老照片,更是一代又一代拼搭者的入门召唤。

它们拼的是童年、是理想、是还来不及说出口的自我塑造愿望——也是我们记忆中最朴素却最深刻的“想象力自由”!

最后再来欣赏一组经典乐高海报吧!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图源:flashbak

编辑:感谢钳子   审核:凡尘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