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乐高积木“动起来”的秘密,都在这个小零件上!

别看长得不起眼,没它,机械组就别想转起来!

今天带你扒一扒这个低调小零件的高能历史——

从 1965 年到现在,乐高积木到底搞出了多少种齿轮

齿数为什么总爱是 4 的倍数

那些从未复用的隐藏齿轮又是谁?

3 分钟看完,涨一箩筐机械组知识!

%title插图%num

初代齿轮的诞生

乐高积木的第一代齿轮是在 1965 年的 Samsonite 套装里出现的,这些齿轮没有轴,只是些可以装在车轮上的圆盘。

五年后推出的 Expert Builder 齿轮外形差不多,但升级到了有轴心结构。

这对需要旋转机制的拼搭来说是个大跃进!

%title插图%num

这代齿轮的齿条又细又长,看起来有点像辐条。它们既可以并排使用,也能转角咬合。

虽然第一代和 Expert Builder 齿轮看起来差不多,但它们其实是不兼容的,因为齿轮要想啮合,就必须有一样大小的齿距

你可能想问:“齿距怎么量?”别急,我们这就进入硬核科技时间!

来点干货!

准备好点数学+物理了吗?我们先搞清楚几个名词

%title插图%num
  • 根径:齿轮中心圆盘的直径;
  • 齿顶径:齿尖的最外层直径;
  • 节径:两齿轮接触啮合的那个关键直径。

举个例子:比如两个 14 齿的 Samsonite 齿轮放在相距 4 个螺柱的距离上。节径刚好就是这 4 螺柱的距离,也就是两个齿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title插图%num

常用算法:Radial Pitch(齿半径比) = 齿数 ÷ 节半径

%title插图%num

例如这款 14 齿的齿轮,节半径为 2,那 Radial Pitch 就是 14 ÷ 2 = 7。

接下来看齿数:

  • Samsonite :齿数分别是 14、21、35 和 42,Radial Pitch = 7
  • Expert Builder :齿数是 9、15、21,Radial Pitch = 6
%title插图%num

看出规律了吗?它们各自遵循固定的“倍数家族”。

齿轮宇宙的大爆炸:机械组登场!

1977 年,乐高机械组横空出世,带来大量新零件,包括新齿轮。而这次,乐高设计师吸取了前几代的教训,果断换用了完全不同的新设计:渐开线齿轮

第一批机械齿轮是:8 齿、24 齿和 40 齿。他们的 Radial Pitch 是 16。

两年后,16 齿齿轮登场,但有点“水土不服”:

  • 它的节半径是 1,跟其他齿轮配合时常常要用半颗粒偏移;
  • 当时机械组还没有1×1”积木,所以难以对齐。
  • 所以 16 齿齿轮最初大多是配链条用,或是用来做齿条转向。
%title插图%num

想要两个齿轮咬合?只要把它们的节半径加起来,就知道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

%title插图%num

比如两个 16 齿齿轮(节半径都是 1)→ 间距 = 颗粒。

24 齿(1.5)+ 40 齿(2.5)→ 间距 = 颗粒。

转角神器:冠齿轮与锥齿轮登场!

前面说的都是直齿轮,它们在平行轴上工作。但要是想“拐个弯”,就得用冠齿轮或者锥齿轮

%title插图%num
  • 冠齿轮:齿是在圆盘的边缘;
  • 锥齿轮:是锥形的,齿在斜面上;
  • 它们专门用来让两个 90 度交叉的轴联动。

乐高积木最早的冠齿轮是 24 齿,但功能有限。

直到 1980 年,乐高机械组第二代超级跑车用上了真正的差速器,才出现了关键的新成员:14 齿锥齿轮和 28 齿冠齿轮的组合!

%title插图%num

但这 14 齿齿轮有点麻烦:齿数不是 4 或 8 的倍数,Radial Pitch 只有 1.75,跟其他齿轮咬合比较困难,还因为太薄了,有时候不好固定。

齿轮黄金时代:80-90 年代的稳定期

随着差速器和锥齿轮的加入,乐高机械齿轮家族日益壮大。

%title插图%num
  • 1985:螺旋齿轮上线;
  • 1990:转盘加入,齿数为 56;
  • 1994:机械组超跑 8880 带来了革命性的滑动式变速箱。需要新型的离合齿轮与选挡器配合使用;
  • 同时差速器设计也更新,不再靠冠齿,而是靠 16 齿和 24 齿的组合。

这段时间,齿轮系统几乎都是 8 的倍数,直到……

%title插图%num

新成员加入:多面发展的齿轮!

1995 起,那个别扭的 14 齿锥齿轮被更厚更强的 12 齿替代。随后:

%title插图%num
  • 1999双锥齿轮登场,既能平行也能直角咬合,兼具冠齿和锥齿功能,真正一齿多用!

新系统虽然优秀,但齿距和旧系统略有出入,所以不同家族之间有点“不对盘”。

%title插图%num

乐高怎么办?三角函数来帮忙!

如果两个齿轮在水平上差 2 螺柱,垂直上差 1 螺柱,根据勾股定理,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 √5 ≈ 2.236 颗粒——刚好够一些“跨家族”齿轮配对使用!

齿轮新时代:2000 年后新花样不断

2004:转盘开始变得“无颗粒”;

2005:加入了 36 齿双锥齿轮;

2008:差速器再升级;

2015-2024 期间,新齿轮、新差速器、齿条、新离合器……几乎年年都有新品加入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特别提一下:

  • “花瓣齿轮”——外形可爱,颜色鲜艳,设计初衷就是让小朋友轻松实现旋转;
%title插图%num
  • 得宝齿轮也在悄悄发展,从 1993 起也有机械式的齿轮系统;
  • 星战地狱火战斗机器人的巨型轮子甚至内含 168 齿,但几乎纯装饰,从未复用。
%title插图%num

我们还在路上!

从 1965 到 2024,乐高齿轮系统走过近 60 年,创新不断,复杂程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会不会推出传说中的 32 齿?又或者继续搞点“系统外”的奇葩齿轮?

%title插图%num

无论如何,齿轮的故事还远未结

敬请期待

*资料来源:bricknerd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