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环太平洋机甲遇上黑神话四大天王,谁能赢?

​入手3A大作《黑神话·悟空》已经一个月了,眼看游戏销量都破两千万了,我这手残党还卡在第二章虎先锋,被这只大猫按在血池里反复摩擦

其实作为一名佛系玩家,我的心态倒是还好,毕竟现在有20%的玩家连黑熊怪都没过呢,还不如我呢。

%title插图%num

用游戏科学老板卡总(冯骥)的话来说,那就是“慢慢玩,不必着急通关,反正玩完了暂时也没其他更好的选择”。

可编辑部两个已经n周目的00后小伙儿知道消息后反而坐不住了。小徐和兔比给我细致讲解BOSS打法,可能看我一知半解眼神迷茫,兔比这家伙晚上竟然悄悄发给我一个修改器,劝我直接入宗门

%title插图%num

不过身为曾经的游戏行业老兵,我怎么能用这种东西!(边说边右键保存…)。

说归说,攻略还是要研究的,于是我打开视频网站开始看别人是如何神操的。

谁知竟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奇怪视频,四大天王大战天命…机甲??

%title插图%num

评论区里面有人说,为了对抗天庭,我们制造了自己的法天象地

%title插图%num

法天象地是古代思想家在著作中的一句常见语,也是《西游记》中的神通名称,效仿盘古开天辟地时的身形,能与天地同高的技能,属于大神通。

谁能想到,《环太平洋》中的危险流浪者在法天象地的神通下,与四大天王和二郎神大战N回合!这种画面让我直接穿越到了小时候的回忆…

%title插图%num

但惊讶之余还有几分感慨

%title插图%num

要知道,距离《环太平洋》上映都已经过去十一年了。我现在还能清晰记起当年在电影院看IMAX版时的震撼瞬间。

凶猛残暴的异星生物从深不可测的海底涌出,人类为了对抗它们,制造出重达几十吨的大机械,通过体感操控机械人的方式,将铁拳狠狠砸在怪兽脸上。

%title插图%num

男人对于“巨大机器人”的奇特情结,大多源于儿时,潜藏在少年心底的英雄梦与热血,以及对视觉奇观的膜拜,长大后仍未褪色。

%title插图%num

《环太平洋》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儿时就深受这些怪兽和机器人影响。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作为一名从小看它们长大的男人,它(怪兽)来自我灵魂深处。我一心要打造的怪兽,是还原儿时看庞然巨物在银幕厮杀的感觉。孩时看《科学怪人的怪兽:山达大战盖拉》,就像在看山岭搏斗,或是旋风对战飓风。这是种原始奇观,来自于我的敬畏,和爱意。

%title插图%num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科学怪人的怪兽:山达大战盖拉》,这是1966年由本多猪四郎执导的日本科幻电影,这位导演就是拍出怪兽电影开山之作《哥斯拉》的那位。另外一提,《环太平洋》第一部结尾的致敬名单中也提到了他。

%title插图%num

本多猪四郎后来在1957年导演了《地球防卫军》,影片中首次亮相了一台高达50米、重5万吨的巨型机器人。

这标志着日本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巨型机器人。自此,空想科学和特摄电影开始流行

1972年10月,漫画家永井豪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魔神Z》(又称《无敌铁金刚》),开创了日本搭乘型机甲的先河,并同年开始作为电视动画播映。

Popy公司(后并入万代)的相关玩具在开播半年后推向市场,并以其精良制作和动画中的丰富设定迅速走红,销量达到惊人的五十万套。

%title插图%num

而《环太平洋》中主角机甲“危险流浪者”的驾驶舱位置、高潮打戏中出现的肘部火箭助推那一记重拳和火热的胸部喷射都无不让人联想到《魔神Z》。

不过在巨型机器人设定上《环太平洋》导演德尔·托罗却又做的很克制

%title插图%num

《环太平洋》中的机甲猎手虽是典型的搭乘型巨大机器人,却未具备日本超级机器人动画中的超能力或神性化特质。虽然战斗场面震撼,其攻击方式并不夸张。

这些机甲猎手也没有明显的个性,最多体现出其原产国的工业风格,一旦无驾驶员操作即无法运作,其实际性质更贴近现实。

%title插图%num

这也深受日本真实系机器人动画的影响,比如《机动战士高达》。

《机动战士高达》与以往的超级系萝卜片有显著不同,采用了编年史式的背景和深度角色刻画,设定更真实的军事武器和现实的道德观,直面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title插图%num

剧中虽有超能力元素,但机动战士的功能和现实中的军事装备相似,是量产型武器,不具备夸张的能力。其能源供应、作战维护和机械损耗设置都极具现实感,各对立势力的正义观亦复杂,不易简单划分正邪

在访问日本时,德尔·托罗曾特别提到,《环太平洋》中的俄罗斯机甲“切尔诺·阿尔法”的设计就受到了《机动战士高达》中吉恩军MS-06扎古II系列的影响

%title插图%num

然而时间来到80年代中后期,超级机器人动画的热潮逐渐衰退,随着赞助商的撤退,“超级机器人世代”也逐渐结束

与此同时,生于此后的年轻人对于机器人的热情也不及前辈。

对他们而言,上世纪电影中的大型计算机、真空管通讯设备和巨型机器人可能与石器时代的燧石无异。

但是,只要“超级机器人打怪兽”的核心理念保持不变,那么少年心中的英雄梦想与热血精神,应当依旧熠熠生辉。

%title插图%num

所以当我看到危险流浪者与四大天王对打时,我仿佛有一种自己也能与天庭一战的幻觉。

%title插图%num

有一些事情人类无法反抗,自然和上帝。如果你看到暴风雨来临,就要赶紧离开,但是如果你驾驶着猎人机甲,你就会觉得无所不能,你能战胜一切。

——《环太平洋》

自《西游记》诞生之时,那个自宋元以来屡见不鲜的猴精孙悟空,终于赋予了完整的文学形象。

随着四个多世纪的时间流逝,孙悟空通过衍生的小说、戏曲、绘画、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逐渐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象征

因此,当《黑神话:悟空》项目启动并进入公众视野时,它所承载的期望和想象远超其本身。

在玩家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在埃及当刺客,在异世界当猎魔人,当猎龙者,当骑士,什么都当了。现在我终于看到一丝希望,我能回自己国家的异世界当猴哥。

%title插图%num

而游戏的实际表现也征服了众多玩家,连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都专门发帖表达祝贺和敬意。

同时小岛秀夫又是德尔·托罗的好友,说不定在他的撺掇下,哪天真能有两个人梦幻联动的机会呢。

%title插图%num

但我觉得《黑神话》比我之前玩的其他3A大作更具意义。一个起初不被看好的团队,用中国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打造出一个全球瞩目的好游戏。这无疑是一场类似西行取经的冒险

这个过程,不仅是孙悟空从灵猴到神话的转变,也是中国游戏开发者在激流中找回初心的故事。

当然,制作一个国际级的顶尖游戏不仅需要大胆的创意,还要求精密复杂的制作流程

这点让我联想到目前身处的积木潮玩行业。

%title插图%num

一套积木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其中也包括了众多细分步骤,中国积木从学习模仿到走向世界舞台,也用了许多年。

就像摆在我面前的这几件K盒子《环太平洋》机甲,如果早几年,你很难想象新兴中国积木品牌会有能够拿到国际IP,将产品输送到国际市场的机会。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积木设计师,更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更成熟的行业标准与体系,才有机会做出这样的联名产品。

%title插图%num

这个系列基本上涵盖了《环太平洋2》中的主角机甲,包括危险流浪者、尤里卡突袭者、暴风赤红和军刀雅典娜,分为S级、A级和B级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B级军刀雅典娜

每一款都包括可动关节、电镀工艺,还原了电影中机甲的标志性特点,下面是一些和电影场景的对比图

%title插图%num

B级机甲成品高度最矮的也有25厘米,很适合摆在男孩的桌子上。A级高度则达到了35厘米。

%title插图%num

B级环太平洋机甲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S级环太平洋机甲

当然如果你是忠实机甲迷,或者《环太平洋》电影的拥趸,那么也可以考虑S级的机甲,含有近3000颗粒成本高度达到了50厘米

%title插图%num

暴风赤红,来自中国,属于第四代机,是电影中最后的四台机甲猎人之一,真实机甲高达76米,所以积木模型比例应该在1:150。可惜在“香港战役”中被四级怪兽“尾立鼠”击毁,驾驶员唐氏三兄弟也壮烈牺牲。

暴风赤红的三条手臂均以积木形式复原,其中左手配备了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等离子炮,能够锁定并对怪兽的骨骼发射。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右臂则较为纤细,分为两条手臂,右手能向外弹出,其四指可分裂旋转成八片合金飞轮。同时,左手缩回侧身,并向前发射合金飞轮,避免干扰其他手臂部分。这一机制使其能够快速施展标志性的致命“雷云阵型”攻击。

%title插图%num

暴风赤红还能在腰部旋转下半身和腿,从而使出高踢和抬起身体或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不过作为机甲模型,有的零件连接略松,这也是未来需要再改进的地方。

%title插图%num

还有个冷知识,暴风赤红最初的名字叫“北京回声”(Echo Beijing),是在常州市建造完成的。《环太平洋》的票房在中国要高于美国,很大原因可能就来自于这个由中国三兄弟驾驶的大家伙。

%title插图%num

*本文参考资料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