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本文转自

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s

乐高®专业认证大师 侯唯唯

 

感谢唯唯老师的分享和科普~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前言

之所以会出这篇文章,是因为太喜欢乐高21333文森特·梵高——星月夜这个套装了,所以就想写一些关于梵高的内容。

而我一直提倡“玩以致用”的观点,通过玩乐和兴趣爱好,对其背后的故事和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

这次便是以乐高IDEAS系列21333文森特·梵高——星月夜套装为引子,融会贯通地梳理一下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艺术的这段历史。

说起印象派,很多人都能说出梵高、莫奈、塞尚、高更等画家及其作品的名字,但是对于印象派存在的意义和历史价值,能搞清楚的并不多。

什么是印象派?为什么很多我们听说过的艺术大师多多少少都会和印象派有关联?


印象派出现的社会背景

之前为大家介绍过乐高21325 铁匠铺套装,提到了中世纪(约公元500-1500年),那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从西罗马帝国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深受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拜占庭(现在的土耳其)影响。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人类的每一次文明跃迁都离不开社会的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是到了11世纪,欧洲经济得到复苏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这才有了文艺复兴

在15世纪,德国金匠古登堡发明了一整套近代印刷术,这项技术在欧洲推广开来,纸张和书籍成本被降下来,越来越多的人获得知识,哲学思想得到空前的传播,致使文艺复兴的运动达到新高度,最终成为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当照相机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后,也给了古典主义绘画极大的冲击。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就接受了这种能够高效将影像定格的方式。

这时,当守旧的学院派还在以往的成就中固执徘徊时,最早觉醒的一群人,开始从学院派桎梏的思想中走出来,尝试新的表现风格,这艺术的变革,也是人类思想的变革。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学院派代表作:拉斐尔《雅典学院》

这里简要说一下:学院派,亦称“学院主义”,是指17世纪开始在欧洲各国官办美术学院中形成的绘画流派。以古典传统维护者自居,排斥其他学派的创造和革新。观点相对保守,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作品多为权贵服务,在艺术上采取较为固定的格式,追求繁琐、浮华的细节。

学院主义绘画方法是有公式的,如何去画,如何表达光,这里很关键的点是“室内”光的表达。

印象派则鼓励走出室内,走到户外,画自然的光源,写实是自然的写实,而不是古典的有公式的写实,照片似的写实。以莫纳《日出》 为代表 ,当时人们对这幅画的评论是:粗糙。

印象派打破了古典主义对光线的公式,以及物体产生的颜色。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莫奈《日出》

整个印象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可以细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他们绘画时,注重自身对外物的感受,提倡走出画室,深入原野、街头,力求表现真实的自然景象。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毕沙罗的《谢纳维耶尔的马恩河段》、西斯莱的《起雾的早晨》等

新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新印象派是在印象派的基础对绘画技法进行了改革,他们运用描写法实现对外光的表现,同时,提升了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这一时期,绘画色彩更加的鲜明和强烈。如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西涅克的《珍内维耶之路》等

后印象派时期,他们的代表人物有梵高、塞尚、高更等,这时的作品较之前有了更大的突破,不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也不再专注于对外光与色彩的描绘,他们更强调内心感受与情感的表达。从梵高的《星月夜》和塞尚的《圣维克多山》我们更能清晰地解读到这一点。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梵高《星月夜》


关于21333 文森特·梵高——星月夜

这幅画是梵高在精神病院时的作品。窗户外的风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写实的表达。在写实的基础上,梵高还在表达他被治愈的情绪。

小房子(童年)和教堂的印象,梵高想说,我现在的内心是平静的,我是得到治愈的。

  • 梵高成长在印象派时期,发展在后印象派的时期。他惊人的表达能力,让看他作品的人,能有超出自己的意识。
  • 人仔,表现人被星空笼罩之下的渺小。
  • 这种想象,来自于自然的生命力,自然给予他治愈之力,也正是梵高想表达的。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这幅作品让大家去仰望星空,我觉得真正的《星月夜》是写实作品,不仅仅是去赞叹梵高的想象力,他其实想让我们去一个没有“污染”的地方,去感受一下星空,感受生活的平静和温暖。

在搭建时,我们要忘掉固有的概念,要去感受,希望大家可以去感受没有污染的夜空。


关于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 – 1890)

名字的由来

梵高于1853年生于荷兰小镇的一个传统牧师家庭。这一天,正好是母亲一年前产下男性死婴的同一天,于是他沿用了哥哥的名字——文森特·梵高。哥哥逝世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个不幸的家庭,梵高经常会被母亲带到哥哥坟墓前哭泣,所以在小梵高心里认为他只是一个“替代品”。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短暂的绘画生涯

在梵高的母亲看来,他性格古怪,从幼年起就挑战着她世俗且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对儿子展现出的绘画天赋和兴趣,似乎从来也没有支持过。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梵高27岁才开始正式画画。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梵高只有10年短暂的绘画生涯,之前曾在欧洲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公司工作,靠着自身丰富的艺术知识,以及精通法语、德语以及英语等多门语言,其实在职场上混得相当不错。但是梵高的性格确实有些孤僻和任性,终于在1876年被解雇了。

梵高的书信

1994年,梵高博物馆同海牙惠更斯历史研究所联合发起了“梵高书信出版计划”,历经15年,于2009年以英文、法文与荷兰文出版了6卷本的 《梵高书信全集》。全集共收录梵高1872年到1890年所有被保存下来的902封信件(其中819封为梵高本人所写)及25份手稿,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梵高书信集。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全集中的每一篇书信,编者均做了相应的时间地点标注、主题索引、内容注释;梵高在信中谈到的印刷品、油画、素描以及创作手稿、作品,他所遇到和提及的艺术家,都以图片的形式展示。

梵高的书信文笔优美,绝非普普通通的日常信件,“它们是反映梵高思想历程的重要作品,告诉我们在梵高眼中,成为一名艺术家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如何成为一名艺术家,以及他阅读了些什么。所有这些对我们理解梵高的艺术和他本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素材”。


梵高书信中的两个社交圈

家人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写信被看作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在那时候的“熟人信件”里,人们可以自由地、随意地与家人和朋友说话。

梵高家族的孩子们大多从小就离开了荷兰,书信成了联系彼此的重要纽带。他们平均每周都会给家人写信,甚至把收到的信件转寄他人传阅。这些家庭信件中,最常出现的话题是天气、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学业与工作、经济状况、节日、突发事件等等,以及规劝彼此对信仰的虔诚。

弟弟提奥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和梵高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弟弟提奥,全集中有658封信是写给他的。已知最早一封信写于1872年9月29日,最后一封信写于梵高去世(1890年7月29日)前几天,而且普遍认为这封信是梵高的遗书。

提奥不仅仅是梵高的兄弟和朋友,也是他的资助人和艺术伙伴。在给提奥的信件中,梵高表现出一种绝对的坦诚和强烈的思辨性,在与弟弟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梦想的同时,也坦然相告自己的挫折与痛苦。

1879年8月,梵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提到,“正如每个人一样,我也需要友情,需要关爱和信任。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石头。”虽然因为梵高的性格和行为导致一些朋友离开他,但即使是在他人生的低谷,仍有一些不离不弃的朋友陪伴着他。


关于梵高的“朋友圈”

梵高开始绘画时的正是西方印象派蓬勃发展的年代,他所有的激情在创作中爆发。梵高和这些艺术圈的朋友们的书信对话非常激烈,让不同想法互相碰撞。这些朋友也成了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们。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梵高的“朋友圈”

梵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画家不要为了一些能够卖得出去的画而绘画,而是要画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画一些你眼睛里真正看到的东西。”

他的《鸢尾花》也好、《向日葵》也好、《星月夜》也好,因为他的视觉神经异常,他眼中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星空也是变形的,这反映了他当时的心理世界,非常纯粹。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在这个时代,我们创作的东西没有销路;就拿高更来说,不仅画卖不出去,拿画好的油画去做抵押都借不到一分钱,哪怕是用高质量的作品也换不来少得可怜的一笔钱。这就是我们任由命运摆布的原因。但生命是短暂的,而敢于面对一切的强健之年尤其如此。而最终,等到新画得到人们的赏识,画家们恐怕已经年迈体衰。不过,乐观地说,我们并不是当今的颓废派。现在高更和贝尔纳谈到创作’儿童画作’。我宁可要儿童画作也不要颓废派的油画。人们怎么会在印象派身上看到颓废的东西呢?事实恰恰相反。”

梵高曾说过,我们画家是用画笔在描绘生命,像狄更斯和雨果这样的小说家,他们是用笔在小说中描绘生命。这是两种殊途同归的艺术,而梵高亦从文学作品构建的别样人生中获得灵感、参照、解释和慰藉。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 – 1903)

1886到1887年间,梵高在巴黎结识了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对于高更,梵高有一种明显的敬重,两人谈论的话题主要围绕健康、现代绘画的发展方向以及各自工作的进展。梵高和高更有着很深的交流,也是为什么当二人观点产生冲突时,梵高那么激动,伤害高更在先,后来梵高为了惩罚自己,才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高更自1886年开始了他的布列塔尼大溪地之行, 这座位于南太平洋的原始岛屿蛮荒而宁静,高更在这里仿佛变成了天真的孩子,他像当地土著一样生活。他弃绝了所谓的西方先进文明,挥别了工业革命后光鲜的欧洲城市生活。在这里,高更找到了他一直追求的东西——一种没有经过规则和文明束缚的生命力。为他的艺术生涯带来了转折点,逐渐由一个业余画家迈进先锋派领袖。

非常遗憾的是,高更在大溪地死在他自己的房子里,满屋子的作品,因被传教士认为是满屋子裸体,全烧了。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高更《撒旦的言语》

安东·凡·拉帕德 Anthon van Rappard (1858 – 1892) 

拉帕德是贵族出身,是学院派代表。在和梵高的书信中,他们会互相鼓励对方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也会为了艺术理念的不同而争辩。

但是这段友情只维持了五年时间,而决裂的导火索正是《吃土豆的人》。1885年,梵高完成了《吃土豆的人》,而且对这幅画非常满意,他认为这幅画中表达了农民用粗糙的双手为自己赚得了食物。

所以他怀着自豪的心态给拉帕德寄了一份平版印刷版。但是拉帕德并不喜欢这幅画作。在回信中,他不留情面地批评梵高在画面中显露的浅薄态度:“这样的作品不是认真画出来的吧。幸运的是,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到底是为什么,要把每样东西都处理得如此表面化?背景处女人娇媚的小手显得那么不真实!为什么左边的女人的鼻子是这样的管子形状?”这封信彻底惹怒了梵高。从此,这两位挚友分道扬镳。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梵高《吃土豆的人》

乔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1859 – 1891)

修拉是法国后印象派大师。他发明了pointillism点画法的绘画技术,最著名的画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改变了现代艺术的方向,是19世纪绘画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梵高曾在信件中表达和修拉一起研究绘画的愿望,他们曾经一起举办展览,也一起创作了一些画作,例如《杰克岛的风光》。梵高探索了修拉风格的元素,尝试用“点”的颜料和粗体对比色的并置。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梵高《杰克岛的风光》

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 – 1901)

图卢兹-洛特雷克是法国贵族、画家、版画家、制图员、漫画家和插画家,他沉浸在19世纪后期巴黎丰富多彩的戏剧生活中,使他能够创作出一系列迷人、优雅和挑衅性的图像,描绘那个时代的独特图景。他也是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洛特雷克《文森特·梵高肖像》

1886 年至 1887 年,图卢兹-洛特雷克在巴黎费尔南德·科蒙 (Fernand Cormon) 工作室上课时遇到了梵高。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的《文森特·梵高肖像》是 1887 年用粉笔在纸板上画的,当时梵高默默无闻。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洛特雷克《在红磨坊》

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 – 1906)

塞尚为印象派与新艺术探索的 “Cubism立体主义” 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塞尚重复的、探索性的绘画笔触具有清晰可辨的风格。他使用平铺的色彩和小笔触来构建实物still-life,这些画传达了塞尚对所绘画主题的深入研究。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塞尚《窗帘上的静物》

埃米尔·左拉 Émile Zola (1840 – 1902)

左拉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自由主义政治运动的重要角色。他和塞尚从童年到青年时代都是至交,但是当左拉在他的小说《杰作》中虚构了塞尚以及画家们放荡不羁的生活时,两人断交。

在塞尚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左拉,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艺术和文学,左拉高度赞扬德加、图卢兹和高更等人的画作,甚至把梵高提名为“丑陋的狂热信徒”。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埃米尔·左拉 Émile Zola (1840 – 1902)


 

从画家莫里索为丈夫欧仁马奈画的肖像中,可以看出印象派画家对情感与环境的表现,远胜于绘画方法和绘画语言的传达。

从莫奈为儿子画的肖像中,可以看出在画家眼中对于亲人可爱模样的捕捉,远胜于光影、构图和细节的把握。

从高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作品的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不光潜心研究环境和色彩,更关注人精神世界的阐述与思考。

从印象派开始,绘画不再是比例、结构、空间等公式性质的传达,更不是虚假美好的幻想,而是真实世界个性化的独特展示,它让更多后来者看到艺术的诸多可能性和创作空间,这也是进入20世纪能看到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印象派的三个时期将近代西方艺术又推到一个高峰,也开启了西方现代绘画标准、创造方法、语言形式全新的理解与表达,应该说印象派对西方现代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最后送大家梵高在1880年写给弟弟的一个小故事:《笼中的小鸟》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从《星月夜》到文森特·梵高:带你了解什么是印象派 -1
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渴望冲出鸟笼。尽管这只小鸟受到笼外同类的指责,认为它无做实事,尽管小鸟的主人认为它拥有了所有需要的东西。但是,笼中的小鸟在内心深处,感觉到它的使命,它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要真正的像鸟儿那样儿飞翔” 。


各位还想看看侯唯唯老师,带着乐高跟大家聊什么样的话题,

直接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留言哈~~~

····· End ·····

评论